相關資訊

2024-03-14

芋見您真好!芋苗種植機省工真輕鬆

每年11月至隔年3月,總是見到芋農在泥濘水田中舉步維艱的種植芋頭,近年來隨著農業缺工問題逐漸浮現,吉安鄉農會體恤農忙時期人力短缺問題,向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出省工機械之需求,近年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發「芋苗種植機」並推廣至芋頭生產合作社,已適度緩解芋苗種植缺工問題,有鑑於花蓮吉安地區亦為芋頭大宗產區,為此3月13日花蓮場特邀台中場前來本場試驗田區合辦「芋苗種植機械操作示範觀摩會」。當日與會來賓約110位,包括吉安農會張奇德總幹事、農糧署東區分署嚴靜瑛科長等人蒞臨,現場與農友熱烈討論,活動順利進行。

  花蓮縣吉安鄉為臺灣的芋頭產地之一,其中主要種植地是在吉安鄉的干城村及南華村,這兩個區域是典型的臺灣農村風貌,芋頭栽種面積約200公頃,大部分為水芋栽培,以檳榔心芋為主要品種,此地的水芋田多為水稻田轉作的良田,灌溉設施良好,灌溉水來自中央山脈純淨無污染又不虞匱乏的木瓜溪。吉安鄉芋頭產量豐富且質地細緻粉質高,香氣濃郁,口感絕佳,故與當地韭菜及龍鬚菜並稱「吉安三寶」。目前芋頭的種植模式依然仰賴大量人力於水田種植,效率較低且費工,在農業人口結構老化的現今,勞動力日益減少,地方特色作物也面臨產業困境,希望藉由引進省工機械取代人力,以行動支持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。

  台中場研發之「芋苗種植機」附掛於曳引機之後,透過整合開溝、種植與壓實土壤等步驟完成芋苗種植,其中開溝深淺、種植行株距可於機具上調整,機械種植規格與傳統規格相近,芋苗種植待發根後淹水處理,後續田間管理則與水芋管理模式相同。芋苗種植機作業效率每日約5分地,需3人操作機械(駕駛1人、種植2人),相較以往人工種植效率提高23.1%。機械種植之行株距規格為78公分與37公分,行距可調範圍為60至80公分,株距為28至80公分(12種間距調整),種植深度設為5至10公分,種植行株距與深度可於機具上調整。

  在農業勞動力減少、從事農業人口降低的現今,農業生產技術轉型勢在必行,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援,吉安鄉農會帶領各地農友跨出嶄新的一步,配合機械化導入新式栽培技術,不僅可減輕農事辛勞,更可將芋苗種植的生產模式規格化,藉此提高芋頭栽培管理流程之機械化程度,為吉安鄉特色農產注入新的活力,使特色作物得以永續發展。

本則訊息提供人員

撰稿人

電話:03-8521108轉3800
e-mail:LiYihua@hdares.gov.tw

作物環境科助理研究員李易樺

新聞聯絡人

電話:03-8541881
e-mail:jmt@hdares.gov.tw

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

資料來源:農業知識入口網-農情關注站